沈阳特警:磨砺中的“尖刀”
——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侧记
李浩摄
身轻如燕,徒手攀登十几层楼房;手掌劈砖断棍,使用各种先进武器游刃有余;驾车疾速如飞,拆弹、爆破无所不通……特警,总是充满神秘色彩。
5月30日,记者走进沈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训练基地,看到特警队员们正在演练各类突发事件处置战术。这支曾受过汶川抗震“天塌地陷”和平时期“枪林弹雨”检验的铮铮铁军,不分白天昼夜、不论严寒酷暑,默默坚守在最危险的岗位上,为沈城守候平安。
锤炼精英特警
与国际“劲旅”打擂为国争光
“进来是块铁,出去便成钢。”在沈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民警要有超强的身体与心理素质,通过最严格、最残酷的测试才能佩戴上“SWAT”(特警英文缩写)标牌。这支成立于2005年的铁军,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发生了嬗变。
敢为人先,唯旗必夺的氛围在训练场上蔓延。一座塔楼外墙,几个穿着黑色训练服的小伙子正拽着绳索往上攀,远远看去像几只壁虎。“为了争当一流的特警,我们一天8小时的高强度训练,收操后,我上厕所都蹲不下来。”一位特警说。为了锻造一支真正的铁军,教官们编写教案包括警务技能战术、特警战术、武器使用、警械使用等科目多达35个之多。
2013年9月,沈阳特警支队民警在俄罗斯举行的第十届国际特种兵狙击手比赛中获得了国际射击第四名的好成绩。而铁军的霹雳行动更似蛟龙出海。2013年9月25日,沈阳发生一起持刀劫持人质重大案件。10名特警队员火线驰援,仅用20秒时间成功生擒犯罪嫌疑人解救人质。作为处置暴恐事件的“急先锋”,多年来,特警支队民警在沈阳市的街路上长期进行每天8小时以上昼夜武装巡逻。截至目前,这支队伍救助群众580余次,查处犯罪嫌疑人20余人次,收缴管制刀具20余把,纠正违章人员200余次。
“花园式”警营
传授防身术彰显爱民情怀
特警支队警营内环境宜人,大型灌木成荫。
2011年4月,沈阳特警另迁新营区,特警支队领导班子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支持,对营区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改造。专门修建了1700余平方米大型车库,应急备战车辆,指挥车、运警车全部入库管理;营区道路上增设各类标识。改造工作事无巨细,甚至民警新式军用床也考虑在内。
这里变成了“花园式”生态警营。2013年11月28日,公安部正规化建设检查组检查全国警营时,对沈阳特警高度评价:“沈阳特警正规化建设水平在全国特警中绝无仅有!”
在人们眼中,特警往往蒙上一层神秘色彩,但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特警支队强调民生意识、彰显惠民情怀,先后开展“大走访”、“双服务”活动;与团市委、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沟通,组织开展“警营开放日”、“青少年自我保护教学”等活动……特警队员先后走进52个街道社区,录制宣传片在媒体播放。同时走进多所学校,让上万名学生观摩了“一招制敌术”的精彩表演。
铁军“方与圆”
军事化管理塑崭新形象
一名好特警,一定要用铁的纪律来约束。沈阳市特警支队一直遵循“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为了保证民警从细微处端正工作态度,培养过硬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特警形象,沈阳特警从规范值班备勤、优化资源配置、内务管理体系出发,制定了《内务管理办法》、《一日作息时间安排》、《内务和纪律流动红旗评比办法》、《车辆管理使用制度》等各项制度。“有了这些制度后,每名民警都要把这些制度当成行动指南,现在我们民警的工作作风、自律性、组织性不输军人!”一名特警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纲举目张,规则律人。沈阳特警支队还制定了《绩效考核办法》,根据工作实际启动了处长和科长选民警、民警选部门的双向选择机制,人用其贤,德配其位。沈阳特警支队大部分民警曾参与过“天塌地陷”的抗震救灾。
特警支队给予这支年轻英雄队伍最人性化、最亲情化的关爱与呵护。建立《民警思想状况调查分析报告》,积极开展谈心和慰问民警家属等活动,警队主官还先后到一线单位走访慰问民警338人次,帮助特困民警13人。同时,强化警营文化,组织开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书画摄影作品展览,聘请专家组织系列讲座等丰富民警生活。
近年来,这支铁军先后获得了公安部集体“一等功”、辽宁省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公安机关国庆60周年安全保卫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有39人次获得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省“五一”劳动奖章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
注: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便宜床(http://www.pianyichuang.com/)整理提供。
上一新闻: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公寓床、椅子公开招标公告 下一新闻:毕业季求职公寓应运而生房间挤满上下床